“双碳战略”的明确和实施,让中国正迎来一场大时代的变革。
正如上个世纪那个春天开启的百年画卷一样,这个属于国家和时代的机遇,正深刻影响着经济和社会的各个层面和角落,每个人都身处这种确定性之中,镜鉴着大时代的呼啸而来。与时代撞个满怀,与未来不期而遇。

“碳中和”火了
近期,“碳达峰”、“碳中和”占据了主流媒体的C位话题,实际上,早在2020 年 9月, 我国就提出碳中和目标,力争 2030 年前达到峰值,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。

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,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“碳达峰”“碳中和”成为热词。何谓“碳达峰”“碳中和”?为什么“火了”?

碳中和、碳达峰两个概念中的“碳”,指二氧化碳,特别是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。世界资源研究所指出,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后,先进入平台期在一定范围内波动,然后进入平稳下降阶段。碳排放达峰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,达峰目标包括达峰时间和峰值。
碳中和则是指企业、团体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,通过二氧化碳去除手段,如植树造林、节能减排、产业调整等,抵消这部分碳排放,达到“净零排放”的目的。
图:碳中和的核心精神:使温室气体的排放量=吸收量
“碳中和”目标下,绿色建筑发展大势所趋
根据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,2018年全国建筑全过程碳排放总量为49.3亿吨,占全国碳排放比重的51.3%。在“碳达峰”“碳中和”战略目标下,建筑行业发展节能减排、绿色环保模式重要性显著提升。
建筑领域的减碳行动已成为我国实现碳中和的重要一环,落实建筑领域碳中和,加快推进绿色建筑。绿色建筑的基本内涵可归纳为:减轻建筑对环境的负荷,即节约能源及资源;提供安全、健康、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空间;与自然环境亲和,做到人及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处、永续发展。
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作为绿色建筑的一种,能够达到绿色建筑的三个目标:第一,减少建筑物在使用维护中的耗能,缓解能源危机;第二,减少耗能的同时,提供舒适、环保的工作或居住环境;第三,减少城市发展对地球生态的影响,如二氧化碳的排放和城市热岛效应。
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在原有的技术体系中,要减少耗能的同时提供舒适、环保的工作或居住环境,而在这场革命性的阶段,被动式建筑新风系统无疑建筑节能改造的重要选择,建筑节能与健康离不开新风系统。
|